2025年8月11-13日,第七届全国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能源与环境材料及环境催化双碳研讨会在河南洛阳成功召开。会议汇聚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功能材料设计、能源转化与环境催化等前沿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保高端装备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应邀参会,团队研究生石婷、刘鑫、方梦晨分别作学术报告,集中展示了团队在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领域的最新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方梦晨介绍了通过改进溶剂热法成功合成出厚度约为3.37 nm的超薄BiVO4纳米片(BV-Ult),并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证实其内部引入了Bi位空位与氧空位构成的空位缔合物结构。该缺陷结构显著增强了材料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有效促进了催化反应过程。进一步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空位缔合物在调控局域电子结构、提高污染物吸附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中有效的调制策略为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性能优化提供新的见解。

石婷介绍了以固废钢渣(SS)与赤泥(RM)为原料制备了颗粒电极RMSSx:y,在Na2S2O3为电解质的三维电化学系统中用于降解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TCH)。使用Na2S2O3作为电解质来增强TCH降解的主要原因在于S2O32-离子的络合和还原作用。这些效应阻止了铁离子的浸出和沉淀,促进了Fe(III)的还原,从而使•OHads在降解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发现为利用SS和RM作为电Fenton过程中的功能材料提供了创新方法。

刘鑫汇报了CeO2因其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方面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相对较宽的带隙限制了可见光的吸收,并且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重组,大大阻碍了其光催化效率。光电化学表征、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共同将性能增益归因于C-dots与CeO2之间的协同界面耦合,C-dots的加入优化了CeO2的内部电子转移途径,从而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本研究证明了C-dots修饰的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剂在处理含染料废水中的适用性。

三场报告内容新颖、数据详实,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多位专家就催化机理、工程放大及产业化应用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参会有效提升了我校在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并为与国内高水平科研团队构建长期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团队将继续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重大需求,聚焦环境功能材料研发与工程应用,力争产出高水平成果。(撰稿:王圆 供图:石婷 刘鑫 方梦晨 审核:李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