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资源环境学院组织2023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课程见习活动,将《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课堂延伸至实践现场。在学院的精心组织下,51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别于10月15日和10月21日前往安庆海口静脉产业园和“集贤时空”工业遗址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

10月15日上午,同学们分批前往安庆海口静脉产业园开展首场见习活动。作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园区承担着各类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重任。在园区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实地考察了生活垃圾处理中心、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车间等核心区域,详细了解了现代化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原理和管理模式。通过现场观察和与技术人员交流,同学们对固体废物从分类收集、转运到最终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有了直观认识,深刻体会到循环经济理念在环境规划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10月21日,师生们继续前往“集贤时空”工业遗址开展第二场见习活动。这个由原白鳍豚水泥厂改造而成的文化园区,展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的完美结合。在园区内,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画境主景区”、“时空仓”、“集贤关根雕馆”等特色区域,深入了解工业遗址改造过程中的生态修复技术、景观规划方法和低碳建设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内“空中艺术走廊”的设计巧妙连接了各个工业遗存,而“思想之泉”等景观则生动体现了工业元素与生态理念的融合,为同学们提供了工业遗址环境规划的鲜活案例。

在两次见习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他们认真听取讲解,详细记录所见所闻,并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就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具体实践问题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许多同学表示,通过实地考察,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对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作的直观认识。
指导教师表示,这两次见习活动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走进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划现场,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学院将继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搭建更多优质的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环境人才。(撰稿:李璇儿 图片:王艺文 审核:黄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