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理论学习
    3. 党员发展
    4. 支部动态
  • 师资队伍
    1. 教师名录
    2. 博士名录
    3. 教师风采
  • 人才培养
    1. 本科生教育
    2.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1. 科研平台
    2. 科研项目
    3. 科研成果
    4. 学术交流
    5.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1. 团学机构
    2. 团学动态
    3. 资助工作
    4. 学子风采
  • 招生就业
    1. 研究生招生
    2. 本科生招生
    3. 就业服务
  • 校友工作
    1. 优秀校友

团学工作

  • 团学机构
  • 团学动态
  • 资助工作
  • 学子风采

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安庆师范大学学子用行动“定格”自然之美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时间:2024-12-20     浏览:

花草灯、蝴蝶标本、生态瓶……一个个美丽的成品记录着安庆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协会成员们的劳动成果。近日,大学生珍稀动植物研究协会开展“留存自然之美”系列活动,百余名学生参与活动。

左手持原蝶标本,右手执注射器,将温水注射到原蝶体内直至原蝶软化,生物技术专业2023(2)班的刘保君担任此次活动的“小老师”,引导着学生制作蝴蝶标本。“用昆虫针固定原蝶时要尽量避免碰到蝴蝶的翅膀。”刘保君解释,蝴蝶翅膀十分脆弱,对于第一次制作蝴蝶标本的学生而言,将蝴蝶完好无损地固定在硬纸板上是极具挑战性的环节。

将泡沫板一分为二,用双面胶将其固定在硬纸板上,地理科学专业2024(1)班的李欣研很快就做好了一个简易的“展翅板”。“制作蝴蝶标本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对大自然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李欣研直言,协会的活动总能带给她不一样的惊喜。“这是属于我的蝴蝶标本。”活动结束,法学专业2024(2)班的吴婉婷就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作品,好友们纷纷点赞。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2024(1)班的梅新雨向玻璃瓶中倒入一层小石头,再按顺序加入水苔、沙子、土壤,种上多肉植物,一个完全复刻了土壤分层的微观“生态瓶”就制作完成了。“亲自尝试后我才发现,制作生态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他看来,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在实际中,“复刻”出一个小型“生态圈”,不仅让知识更加具象化,也让学习更有意义。

为了让学生们的活动体验感更好,提前两天,环境科学专业2023(1)班的刘霄和伙伴们就在在准备着制作花草灯的材料。“将干花放入滴胶模具时,大量空气会随之进入,从而产生许多小气泡。”刘霄分享,准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使成品更加美观,需要考虑到花草的颜色、形状、疏密与滴胶的透明度、厚度等因素。“虽然准备过程繁琐,但看到大家都做出了满意的花草灯,我成就感满满。”刘霄笑着说。

“我们会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亲自留存下自然的‘美’。”环境科学专业2023(1)班的杨梦怡直言。(撰稿:学生记者 何源 摄影:学生记者 戴妮萍 审核:黄建平)

上一篇:资源环境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生会工作总结大会

下一篇:学院团委召开工作例会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集贤北路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