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理论学习
    3. 党员发展
    4. 支部动态
  • 师资队伍
    1. 教师名录
    2. 博士名录
    3. 教师风采
  • 人才培养
    1. 本科生教育
    2.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1. 科研平台
    2. 科研项目
    3. 科研成果
    4. 学术交流
    5. 社会服务
  • 团学工作
    1. 团学机构
    2. 团学动态
    3. 资助工作
    4. 学子风采
  • 招生就业
    1. 研究生招生
    2. 本科生招生
    3. 就业服务
  • 校友工作
    1. 优秀校友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资源环境学院环保高端装备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在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时间:2024-09-04     浏览:

    近日,资源环境学院环保高端装备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成果“Electronic coupling of iron-cobalt in Prussian blue towards improved peroxydisulfate activation”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影响因子9.4)发表。团队成员高洪成博士为第一作者。

    当前,探索高效、绿色的水处理工艺是污染控制研究重点方向。其中,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来降解水体污染物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水处理技术。现有的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离子(铁、钴和镍)可有效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种(ROS)。该成果通过两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铁钴普鲁士蓝类似物(Fe-Co PBAs)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发现铁钴的比例明显影响材料的性能,当Fe-Co比例为 1: 1.48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当钴引入材料时吸附质的价态和d带中心的耦合发生电子相互作用,形成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成键轨道远低于费米能级,并且完全充满电子,反键轨道通常高于d带中心。钴的引入导致d带中心向上移动,反键轨道也随之升高,这有利于PDS在催化剂上的吸附产生Fe-Co PBAs-3H/PDS*,吸附能计算进一步发现PDS分子更容易吸附在Co位。此外,研究还探究了污染物的降解途径和潜在的生态毒性。通过本文的工作,为铁钴催化剂活性的调控提供新的思路。此外,该团体长期从事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已在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Electrochimica Acta和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撰稿:高洪成 审核:汪德进)

    上一篇:资源环境学院赵文瑞博士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绘制我国东北黑土交换性酸分布图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敏研究员来校指导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工作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集贤北路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