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信箱
  • 院长信箱
  • 首页
    1. 学校首页
    2.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规章制度
    5.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理论学习
    3. 党员发展
    4. 支部动态
  • 师资队伍
    1. 教师名录
    2. 博士名录
    3. 教师风采
  • 人才培养
    1. 本科生教育
    2. 研究生教育
    3. 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 科学研究
    1. 科研平台
    2. 科研项目
    3. 科研成果
    4. 学术交流
    5. 社会服务
    6. 产业研究院
  • 团学工作
    1. 团学机构
    2. 团学动态
    3. 资助工作
    4. 学子风采
  • 招生就业
    1. 研究生招生
    2. 本科生招生
    3. 就业服务
  • 校友工作
    1. 优秀校友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资源环境学院魏强副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长三角生态环境智慧发展研讨会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时间:2025-10-29     浏览:

    2025年10月24日—25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5年长三角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嘉兴市开幕。本次会议紧密围绕长三角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共同探讨长三角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吸引了来自全国生态环境智慧治理领域300余人参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本次研讨会会议期间学术氛围浓厚,共召开25个分会场,开展281场学术报告,通过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形式,为长三角生态环境智慧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碰撞与成果共享空间。

    资源环境学院魏强副教授担任“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分会场召集人,受邀在该分会场作题为“自驱动电化学系统实现化学镀废水中磷酸盐的选择性回收”的学术报告,系统阐述了自驱动电化学系统新技术用于处理化学镀铜废水,并实现对其中磷酸盐(P)、金属铜(Cu)和络合剂(如EDTA)选择性、同步回收。该技术不仅能解决化学镀铜废水的污染问题,还能同步回收高价值的磷、铜等资源,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课题组研究生郭立裕作了题为“基于镧系金属有机框架电极的电容去离子高选择性除氟性能与机制研究”的汇报。本研究采用镧系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纳米多孔碳(LaBDC/C-NH₂)作为电极材料,研究其电容去离子除氟性能,首次将镧系MOF材料应用于CDI除氟领域,实现了高选择性、低能耗的除氟效果,为解决地下水氟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

    研究生张亚南作了题为“在电渗析脱盐中,为何不尝试基于叔胺制备阴离子交换膜”的汇报。本研究核心旨在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背景下,传统电渗析脱盐技术中季铵基阴离子交换膜易溶胀、稳定性差的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叔胺基团制备新型阴离子交换膜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刚性骨架(聚芳基哌哌啶)与超分子功能单元(冠醚和卟啉)的结构设计,降低了膜的溶胀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质子化”激活,实现了离子电导率的颠覆性超越,脱盐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本次研讨会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智慧治理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撰稿:张亚南 供图:张亚南 郭立裕 审核:李法松)

    下一篇:资源环境学院环保高端装备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集贤北路1318号